「建築能效分級」推動公有、民間建築邁向淨零、近零碳目標

撰文|Kai 圖片來源|pixabay、2022年版綠建築評估手冊-建築能效評估系統(EEWH-BERS) 發佈 : 2023/5/15

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依據淨零建築推動策略,建立「建築能效分級評估系統(Building Energy-Efficiency Rating System,BERS)」經過試辦1年後公有建築正式實施在即,為了能夠分年、分階段逐步達到近零碳建築目標,建研所委由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於12日辦理首場「淨零建築與建築能效評估制度推廣說明會與工作坊」,並進行後續的諮詢輔導,現場除了公家機構人員,亦吸引許多建築業相關從業人員到場聆聽,顯示各界已充分意識到淨零、近零碳建築是必然的轉型浪潮,接下來也會陸續舉辦說明會,讓公家與民間共同推動建築永續發展。

建築;建築能效分級評估系統;BERS;內政部;建築研究所;台灣建築中心;智慧人居產業促進會社團法人台灣建築調適協會王獻堂理事長(左4)、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林杰宏執行長(左7)、智慧人居產業促進會會長辛建民(右5)、成功大學建築系林憲德教授(右4)到場參與。

「建築能效分級」用以改善耗能、碳排問題

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重,台灣亦與國際接軌,以致力減少碳排、節能、永續發展為目標,然而建築卻是能源消耗最大的範疇之一,更需要從設計、建設階段就為建物打好節能體質。

而協助導入、建立「BERS」的成大建築系林憲德教授,也到場進行分享,他採用「把建築想像成大冰箱」的簡單比喻方式,不管是新建建築還是既有建築,需要有一套系統評估能源耗用的程度,如消耗過多,就依新建類、既有類建物的評估範圍,再進行審視、調整。

林教授指出「建築能效標示制度」是全球公認最有效的國家建築減碳戰略,而是看得見的能效,加上清楚的分級對於一般民眾也相對有感,如逐漸普及,台灣或許將比照國際作法,將能源標示置於建物上,增加信賴也提升建物本身競爭力。

建築;建築能效分級評估系統;BERS;內政部;建築研究所;台灣建築中心;智慧人居產業促進會「建築能效分級評估系統(BERS)」分為新建建築能效標示(左)與既有建築能效標示(右)。

分級制度是發展的必然階段,更能提升建築價值

對於「BERS」落實執行,台灣建築中心永續城市數位雙生經理林穎立認為,這是發展建築過程中必然的階段,更是提高價值的方法之一。不論是政策的推動、價值觀的選擇,甚至是現在企業重視的ESG指數,其實就是思考如何讓建築在全生命週期中獲得益處,從設計階段開始,就能依照標章目標訂定好建築手法,使用綠色、低碳建材等方面,幫助了解溢價的部分;再者建物的再融資,與銀行交涉時有助於減碼,最後在日常的營運上也會有很大的幫助,都能夠提升建築的價值。

建築;建築能效分級評估系統;BERS;內政部;建築研究所;台灣建築中心;智慧人居產業促進會

公有建築帶頭示範、民間跟進辦理,才能趕上國際淨零目標

2050淨零排放路徑策略即明確指出,由公有建築帶頭做起,引導民間建築跟進,身為台灣建築中心合作夥伴的智慧人居產業促進會,亦相當關注「建築能效標示制度」、近零碳建築議題,根據辛建民會長表示,智慧人居協會即致力以智慧應用系統實踐環保、節能的人居環境,會員同時含括綠建築顧問、房產業主、建築師、空調、照明等與建築相關產業人士,對於淨零建築推動相當具有共識。辛建民會長更接下基隆市原住民文化會館、台灣房屋桃園總部的建築能效評估案,以協助民間既有建築及早轉型。

建築;建築能效分級評估系統;BERS;內政部;建築研究所;台灣建築中心;智慧人居產業促進會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副所長王安強(左)、智慧人居產業促進會會長辛建民(右)。

值得注意的是,「建築能效分級評估系統(BERS)」正式導入的時程,公有新建建築將於今年(112年)7月1日上路,由G-1金融證券、G-2辦公場所的辦公、服務類建物打頭陣,而民間新建建築則由明年(113年)跟進,適用類別及時程,可參考下圖說明,如有需要更進一步的諮詢,可洽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洽詢。

建築;建築能效分級評估系統;BERS;內政部;建築研究所;台灣建築中心;智慧人居產業促進會表格內容來自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

 

更多精采內容:www.idshow.com.tw/idtal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