減碳、永續、ESG!推向建築業的綠色浪潮,須以「綠建築」、「智慧建築」相輔相成

撰文|Kai 圖片來源|pixabay、pexels、綠建築評估手冊-基本型2023年版 發佈 : 2023/6/21

根據聯合國環境規畫署(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, UNEP)2021年研究指出,建築與營建業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37%,遠高於工業和運輸部門的總和,也因為如此,建築、營建業力求尋找減少碳排放、碳足跡的解方。此外,根據國際能源署的資料亦提出,建築的隱含碳約佔全生命週期碳排放的1/4,剩下的3/4則是營運期間的碳排放,更加突顯出建築營建不僅要減碳,蓋好之後如何繼續維持低碳,更是無法忽視的問題。因此,對環境友善的「綠建築」,及後續持續節能的「智慧建築」,將是建築減碳的良方。

建築;綠建築;智慧建築;減碳;節能;永續;ESG圖片來源:pixabay

綠建築符合ESG、SDGs多項指標

台灣綠建築依照其亞熱帶高溫、高濕的氣候特性,並建立在生態(Ecology)、節能(Energy Saving)、減廢(Waste Reduction)、健康(Health)4大範疇上,建立了綠建築標章評估系統,台灣「綠建築標章」也因而簡稱EEWH。1999年台灣正式推行,成為國家級的綠建築認證標準後,也成為僅次於英國、美國及加拿大之後,第4個實施具科學量化的綠建築評估系統,同時,也是目前唯一獨立發展且適用於熱帶及亞熱帶的評估系統。據研究調查,通過綠建築標章評定的建築物,在節水及節電方面,至少分別約有30%與20%以上的效益。不過,由於各國綠建築評估系統必須依據當地氣候條件、國情等的不同,而有所調整,因此,並不是一體適用。

建築;綠建築;智慧建築;減碳;節能;永續;ESG圖片來源:綠建築評估手冊-基本型2023年版。分級評估制度9大指標配分表

綠建築評估系統在4大範疇下,又細分成生物多樣性、綠化量、基地保水、日常節能(建築外殼、空調、照明)、二氧化碳減量、廢棄物減量、室內環境、水資源、污水垃圾改善共9項指標。攤開ESG指數環境、社會、公司治理3面向,以及聯合國於2015年宣布的永續發展目標(SDGs)17項核心目標,皆不難發現台灣綠建築評估系統,其中多項指標是符合國際潮流脈動。然而,綠建築標章透過生態、節能、減廢、健康層面,相較之下仍屬「被動」,就需要靠「主動」的「智慧建築」以科技導入管理、應用,進行有效的節能、減碳與創造更舒適、友善的空間環境。

建築;綠建築;智慧建築;減碳;節能;永續;ESG圖片來源:pexels

以科技管理才能有效節能、減碳

什麼是「智慧建築」?根據內政部法規「智慧建築標章申請審核認可及使用作業要點」的定義,指藉由導入資通訊系統及設備之手法,使空間具備主動感知之智慧化功能,以達到安全健康、便利舒適、節能永續目的之建築物。簡單來說,就是建物透過資通訊設備的管理達到節能效果之餘,又能為空間中的使用者提供安全、便利的環境。雖然2023年版「智慧建築標章評估手冊」尚未正式公布,但其內容不脫離基礎設施、維運管理、安全防災、節能管理、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等指標,其中又以節能管理的權重比例最高,可見營運階段的節能減碳仍需以科技管理為手法。

建築;綠建築;智慧建築;減碳;節能;永續;ESG圖片來源:pixabay

可惜的是,台灣「智慧建築標章」制度起步的不算晚,於2004年即開始實施,但申請件數一直沒有太漂亮的數字,直到去年核發與候選的數字才來到高峰,分別為43件與194件,與同年綠建築統計通過及候選的件數破千件相距甚大,但隨著台灣資訊與通信產業逐漸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,相關的技術與應用也更加純熟後,智慧建築絕對是必然的存在,不僅止於一般智慧生活的便利、舒適、健康,更能引導建築的全生命週期走向更加節能、低碳、永續的道路,未來建築想朝向淨零目標,就需要「綠建築」、「智慧建築」同心協力。

 

更多精采內容:www.idshow.com.tw/idtalk

標籤 : ESG 淨零 減碳